「房價總是一去不回頭,但是要買的時候又一直擔心買在最高點」,你是不是在買房時也會因為不確定房市景氣,而一直有這樣的念頭浮現,覺得再不買房子,好像薪水的漲幅一直追不上房價,但是又怕買貴了,所以一直不敢下手。
買房是人生中一筆很重要、大金額的交易,的確在買房子前要考慮再三,不能輕易下決定,但是要如何觀察房市目前是否過熱呢?
其實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觀察房市景氣,因為房市畢竟是由買、賣雙方的供需所組成,所以從這個面向下去切入就可以知道房市現在的概況為何。
在本文中將會提供 3 個面向來協助讀者觀察房市景氣,讓大家在買房時心中可以有個評估的依據。
判斷房市景氣面向一:價格面
從房地產的價格指數可以略知現在房價在歷史中是哪個水位,常用的價格指數例如內政部提供的住宅價格指數,或是坊間的信義房價指數(註1、2),都能看出房價的歷史軌跡。
住宅價格指數主要是內政部以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申報資料,計算出住宅價格季指數,提供住宅價格之變動趨勢資訊,透過這個指數,買屋者可以參考民國 101 年第 3 季迄今的住宅價格指數,作為購屋的參考因素之一。
而信義房價指數則是採樣全台純住中古屋物件,並排除預售物件,的房地產交易樣本,以各地區 2001 第 1 季為基期,民眾可以看出 2001 年迄今房價的價格走勢,來判斷現今房地產的景氣水位為何。
判斷房市景氣面向二:資金面
購買房地產通常需要很大筆的金額,多數民眾都無法馬上負擔這一大筆金額,所以就要透過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我們也可以從貸款的面向來看房市的景氣。
這個部分我們從台灣的五大行庫新承作房貸金額,就能看到購屋的資金量。
這個房貸餘額是由台灣五大行庫所承貸的金額所組成,分別是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台灣銀行及台灣土地銀行,這些銀行所承貸的金額約占整體房貸的 4 成,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判斷房市景氣面向三:供需面
房地產的供給與需求是推動房地產景氣的重要關鍵,我們可以從住宅建照的核發數量來看建商端的供給,也可以從住宅使用執照的核發數量來看實際購買的需求狀況為何。
通常建案在建照、房屋過戶時,都需要使用到建照跟使照,所以透過這兩種執照的申請數量,我們就可以推估房市現在是否呈現一個過熱的狀況。
結語:經過多方面向的評估,仔細評估房市狀況
購買房地產是人生中一筆非常大額的交易,可能會是一輩子最高金額的交易,所以在評估買賣時機時,千萬不能夠只憑感覺去交易。
當你在購屋猶豫不決時,就可以參考本文中提到的 3 個面向,透過價格、資金及供需三個層面綜合判斷,就可以降低購屋時買在最高點的狀況。
但除了這三個面向外,還是得考量到每個地區、縣市還有當時政府政策的特性,不然可能因為前面這些因素,而對於你要買的房屋標的有額外的價格影響。
註解 1: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
註解 2:信義房價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