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購屋的時候都會煩惱到底要買在什麼區域比較好,是要靠近市中心的區域,還是要選在價格便宜的近郊。
部份的購屋族群考量到大眾交通運輸的便利性以及要到相關機構洽公,所以選擇住在靠近市中心的「蛋黃區」。
隨著市中心周遭蛋黃區的土地越來越少,購屋族也在思考是否要捨近求遠,避開房價較高的蛋黃區,選擇近郊的蛋白區來居住。
後續的文章將會協助你分析蛋黃區的特點,讓你搞清楚蛋黃區有什麼推力與拉力,讓你可以盡快找到適合的居住地點。
蛋黃區是什麼
房地產的蛋黃區主要是形容靠近市中心的地區,多半是房價較高、物件較熱門的區域,因為過往房地產學的地價理論,是以離市中心的遠近來判斷房價,所以才有蛋黃區這個說法。
通常蛋黃區都會是各大機構、商店或是物流中心的集散地,因為離市中心越近,交通成本與交易成本都較低,但相對的房屋價格也比較高。
推薦閱讀:不知道該如何投資房地產? 3 個重點教你在這個錢越存越薄的年代當包租公!
蛋黃區兩大優點
1.交通便利
通常蛋黃區的交通設施、大眾運輸交通系統都較為便利,以台北市為例,大眾捷運交通系統跟公車的網絡,就以市中心的蛋黃區附近較為密集。
所以許多選擇在蛋黃區購屋的民眾都是看上交通便利的特性,選擇在蛋黃區置產,可以有效減少通勤的時間與金錢成本。
2.主要機構較多
居住在蛋黃區還有一個主要的優點,就是主要的大型機構較多,例如銀行、醫院、政府機關等等,這些主要的機構都會設立在蛋黃區,吸引許多有公務、業務需求的民眾入住周邊區域。
有些購屋者為了便宜的房價選擇郊區居住,殊不知自己常需要跑到市中心洽公或是到醫院回診,導致花上許多時間與金錢在交通上,實在得不償失。
蛋黃區的兩大缺點
1.房屋價格過高
蛋黃區最顯著的缺點就是房屋價格過高,因為蛋黃區開發較早,所以相較於近郊或郊區一地難求,進而讓房屋供不應求。
除此之外,蛋黃區有較多便利性,距離許多機構都很近,再加上方便的大眾運輸工具,也對於通勤需求的人有這個強大的吸引力,進而推升房價。
2.交通壅塞
因為蛋黃區位於市中心,土地面積較周遭未成熟開發的區域小,人口居住的密度也比較高,這樣的情況就會容易造成交通的壅塞。
而且蛋黃區屬於早期開發的區域,相關的交通設施規劃可能也未臻完善,就容易會有交通擁擠的問題。
結語:盤點個人居住需求,再選擇是否居住蛋黃區
雖然單看各個縣市的蛋黃區價格都有偏高的現象,但購屋者還是得盤點自身的居住需求,來決定是否要居住在蛋黃區,或是要選擇較遠的近郊居住。
如果你是個需要頻繁到市中心通勤、並且對於重要的機構有較高的依賴性,你就得選擇蛋黃區居住,否則光是通勤的時間成本與交通成本,就很有可能讓你吃不消!
推薦閱讀:如何挑選適合的住宅區?了解 3 大要點,輕鬆挑選好物件
參考資料
註解 1:穆椿松:蛋白區還是蛋黃區?關鍵在這裡!
註解 2:蛋黃區房子保值?學者:已經轉變別再迷信
註解 3:近三年房價漲幅,為何蛋白勝於蛋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