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想了解怎麼避險,本文將與你分享關於選擇權避險的 2 大重點,讓你可以避免財富被消失的風險。
選擇權對許多投資人來說,是風險較高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其槓桿可達到數十倍之多,相較於一般的股票與融資可說是高出不少。
但選擇權的風險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有什麼方式可以做選擇權避險呢?
其實選擇權的風險是可控的,不論是用增加保證金或是建立組合策略的方式,都能夠調整選擇權的風險,降低整體的損益波動,讓權益數回檔的幅度不會那麼大。
更多關於選擇權避險的重點,都會在後續的內容提到,會教你選擇權避險的方法,讓你在交易選擇權的過程中,降低財富驟減的風險。
選擇權避險重點一、選擇權常用避險方法
1.降低槓桿
許多人交易選擇權的賣方都會想要把資金全部押滿,希望可以收取多口的權利金,但這樣 ALL IN 的行為是很錯誤的交易觀念,我們應該要把單一部位限定在 20 %以下,避免極端行情導致的超額虧損。
2.採用組合策略
如果想要更充分的避險,可以採用組合的策略,透過賣權多頭價差或是買權空頭價差,來鎖定選擇權的風險,讓風險停留在一定可控的範圍內。
價差策略是指用買權或賣權,在不同履約價所組成的交易策略,以買賣方來區分的話,買方就是買權多頭價差,跟賣權空頭價差;而賣方就是,買權空頭價差,跟賣權多頭價差。
買方的組合策略就是買進較價內、賣出較價外的買權或賣權,來達到具有買方倍數獲利特性,但又能降低成本,把損失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賣方的組合策略就是賣出較價內、買進較價外的買權或賣權,來達到賣方收取時間價值,但是又不會被軋到倍數虧損的狀況。
推薦閱讀:選擇權組合策略有哪些? 這 3 個常見獲利策略你會了嗎?
推薦閱讀:歐式選擇權是什麼?交易選擇權前,你必須先了解的 3 大重點
選擇權避險重點二、買方或賣方哪個風險高
部分交易者會認為當選擇權買方很不錯,因為只要付權利金就可以,不用承擔履約的風險,可以用少量的權利金換到潛在高額的報酬,但通常買方的交易勝率都會比較低,損失權利金的狀況是常常會發生的事情。
但賣方也不見得就比較吃香,雖然可以收取權利金,還可以獲得時間價值,並擁有較高的交易勝率,但遇到賠錢時,就有可能面臨到倍數的超額虧損。
所以選擇買、賣方還是要依照交易者的目標與交易規劃來做訂定,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要符合自己的交易期待,就是好的交易策略。
推薦閱讀:價內價外選擇權怎麼區別?了解優劣勢,助你買到最合適的履約價!
推薦閱讀:PC ratio 是什麼?把握 3大要點,快速判斷選擇權行情
結語:交易選擇權時,先考慮風險,再考慮獲利
許多投資人交易選擇權時,只有考慮到暴利,但沒有顧慮到風險,交易選擇權時常會遇到重大虧損,所以投資人務必要學會如何用選擇權避險。
把風險放在首要考量,以在市場活下去為首要的目標,後續再來談獲利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雖然選擇權的槓桿偏大,但風險是投資人可以自己控制的,只要透過多放保證金,或是採取價差組合策略等方式,就能有效地降低選擇權風險。
推薦閱讀:選擇權不履約會如何?這 3 個注意事項你得先了解,提早規避價格風險
推薦閱讀:台指選擇權未平倉怎麼看?先了解這 3 個未平倉特點,才能提高選擇權交易獲利!
相關新聞資料
Fed 將公布 3 月決策會議紀錄,市場預期 Fed 很可能在 5 月加碼升息,升息 2 碼( 50 個基點)的機率來到 77 %,債市 2 年期和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曲線持續倒掛,預告經濟衰退可能將來臨;另外,歐美準備追加制裁俄羅斯以回應俄軍在烏克蘭屠殺的罪行,經濟衰退持續擔憂打壓市場情緒,短線投資宜保守,建議適時以期貨及選擇權避險。
-出自 聯合新聞 富邦期貨:短線投資宜保守 適時以期貨及選擇權避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