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騙局是一種欺詐性投資騙局,承諾高回報率,而對投資者幾乎沒有風險。龐氏騙局是一種欺詐性投資騙局,它利用後來投資者的資金為早期投資者帶來回報。這類似於金字塔計劃,兩者都基於使用新投資者的資金來支付早期的支持者。
無論龐氏騙局和傳銷,最終結束時的新加入投資者會完全沒有任何收益來源。就在那時,這些龐氏騙局計劃瓦解、潰堤。
推薦閱讀:想要有抗風險性的投資方式?3分鐘搞懂投資組合是什麼!
了解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是一種投資欺詐,其中向客戶承諾以很少或沒有風險的方式獲得巨額利潤。參與龐氏騙局的公司將所有精力集中在吸引新客戶進行投資上。
這筆新收入用於支付原始投資者的回報,標記為合法交易的利潤。龐氏騙局依靠源源不斷的新投資來繼續為早期投資者提供回報。當此新進流量用完時,龐氏騙局計劃就會崩潰。
龐氏騙局的起源
“龐氏騙局”一詞是在 1920 年一位名叫查爾斯·龐茲的騙子之後創造的。
然而,這種投資騙局的第一個記錄實例可以追溯到 1800 年代中後期,由德國的阿黛爾·斯皮策德 (Adele Spitzeder) 精心策劃。事實上,後來被稱為龐氏騙局的方法在查爾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的兩部獨立小說中有所描述,分別是 1844 年出版的 Martin Chuzzlewit 和1857 年出版的 Little Dorrit。
查爾斯·龐茲 (Charles Ponzi) 1919 年的原始計劃主要針對美國郵政服務。當時的郵政服務已經開發了國際回復券,允許寄件人預先購買郵資並將其包含在他們的信件中。收件人會將優惠券帶到當地郵局,並將其兌換為發送回复所需的優先航空郵票。
這種類型的交易被稱為套利,這本身不是非法行為。
在查爾斯·龐茲的公司——證券交易公司的領導下,他對投資人承諾會在 45 天內獲得 50% 的回報,或者在 90 天內獲得 100% 的回報,吸引了許多投資者。
而查爾斯·龐茲並沒有實際投資這筆錢,而是將其重新分配並告訴投資者他們獲利了。該計劃一直持續到 1920 年 8 月,當時波士頓郵報開始調查證券交易公司。由於調查,龐茲於 1920 年 8 月 12 日被聯邦當局逮捕,並被指控犯有多項郵件欺詐罪。
推薦閱讀:台灣低利率時代該如何應對 ?這 1 關鍵思維是致勝關鍵!
龐氏騙局紅旗
龐氏騙局的概念並沒有在 1920 年結束。隨著技術的變化,龐氏騙局也發生了變化。2008 年,伯納德·麥道夫( Bernard Madoff ) 因實施龐氏騙局而被定罪。
無論龐氏騙局中使用何種技術,大多數都具有相似的特徵:
- 保證高回報、低風險的承諾
- 無論市場狀況如何,都能獲得一致的回報
- 尚未在金管會被認證許可的投資方式
- 秘密或描述為過於復雜而無法解釋的投資策略
- 客戶不得查看其投資的官方文件
- 客戶在取款時遇到困難
台灣龐氏騙局實際案例
收錄自網友親身分享:
===
最近遇到了一間水果貿易商
要尋找民眾募集資金做水果合櫃,創造利潤共享
朋友有投資過,也確實有拿回利潤及本金
手法如下:
簽訂契約,看每季出口什麼樣的水果,給你高分潤一年約15~20%
投資條件以本金30萬為一個單位
簽訂的年限越長,利潤給的越高,到期就環本金
投資前,會給你很多公司的資訊,帶你去看水果產地,還有真實有出貨櫃的影片
前一兩次給分潤的時間都很準時,
原本還想再入金進去!
直到有一天….
給分潤的時間到了,卻遲遲沒看到資金入帳
就到了公司查看,發現人去樓空……
辦公室沒有半個人
這當中也發現了有其他受害者,投資高達千萬的也有…
至於為什麼先前投資的人,都能準時拿到利潤與本金..
我想一定是後金補前金的方式…形成一個龐氏騙局
後來查詢了犯罪紀錄,發現這間公司一堆的支付命令…
===
投資人應謹慎小心,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切莫中了龐氏騙局的詭計,沒賺到錢反而賠光積蓄。
推薦閱讀:搞懂台積電ADR就能每天賺錢?快速看懂ADR是什麼、如何獲利!
*本篇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應多方全面考量資訊,並且先自行判斷風險承受度。
理財教練 Rich,專業的 RFC 國際財務規劃師
Rich教練擁有大中華區不到 5000 人持有的「RFC國際財務規劃師」證照,有大量個別諮詢經歷,協助超過 200 位客戶制定最佳理財規劃,釐清財務問題,並了解自己的特質、風險屬性,完成人生財務目標,累積個人財富。
Rich教練希望透過豐富的理財顧問經驗,協助更多人都能夠好好理財,進而好好生活,相信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我們。
立即加入 Rich教練-Line官方帳號 ,接收第一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