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會說明假性高薪是什麼,為何自由工作者會遇到這樣的陷阱?以及你又該如何注意,避免你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許多上班族、學生都憧憬著自由接案的生活。
畢竟接案的生活既可以賺到收入,又可以不需要被公司的規則或時間綁住,可以去體驗生活,享受自由,甚至也有可能比一般的上班族還來的高薪,自然是一個非常令人嚮往的選擇。
自由接案當然可以很美好,可是當上班族剛轉職成全職接案者時,千萬要小心「假性高薪」的陷阱。
當你踏入自由接案的世界,彷彿擁有了無限的自由與無盡的高薪機會,然而,這片看似美好的天地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陷阱。
表面上的高收入往往掩蓋了真實的成本與風險,讓許多自由工作者在追求夢想的同時,卻陷入了「假性高薪」的迷思之中。
推薦閱讀:小資族投資股票怎麼做? 3 大步驟教你上手小資金投資
一、假性高薪是什麼
以為有錢,其實沒有那麼多錢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自由接案的夢幻之處即是單位報酬高(單位時薪高),因此產生了收入上的盲點,以至於出現了看似有錢,實際上卻沒錢的狀況。
什麼意思呢?
舉例來說,假設接了一個關於企劃的專案,完成這一個企劃的專案就可以賺到一筆不錯的收入。
但在這中間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與業主討論或者是來來回回修改很多次,甚至可能還需要多次的移動去面對面的溝通與討論,或者這個專案本身就有一些基礎的成本開銷。
雖說就這個專案而言,完成後就有一筆不錯的收益。
但實際上是,時間也是一種需要被考量的成本,多數人一開始會忽略了時間成本,讓收益的部分看似不錯,但最後換算後的 CP 值並不一定比上班划算。
認知落差,造成失調
其實若只是單純的沒錢、單純的收入低反倒還好,偏偏是因為有一種自以為收入高的幻象,更會讓人很容易不小心陷入的財務的惡性循環的窘境。
舉個例子可以讓你更好地瞭解為何容易陷入財務的惡性循環窘境。
例如:自認為一個月後就會有專案的費用進來,因此就用信用卡去做一些比較高額的消費,預計下個月帳單進來時,就可以用專案的費用支付。
但專案的進度不如預期,因此無法在預定的時間內拿到收入,所以信用卡帳單無法繳納,就只能用繳最低金額的方式來延長付費的問題。
而這麼一來無形當中就是在不斷的堆高自身的每個月支出的壓力,在沒有好好控管認知的情況下,很容易就讓自身的財務問題陷入惡性循環而不自知。
導致最後事態一發不可收拾,後續需要另外花很多的時間與金錢成本才有辦法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理財矩陣是什麼?想提前財富自由,必須先知道的 4 大要點
推薦閱讀:小資增加收入最推薦的 3 種方式:基金、股票、ETF 一次看懂!
二、自由接案必知的收入頻率
在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前,我們必須要理解「收入結構」以及「收入頻率」,本篇以下就針對收入頻率來分析。
(1)每月型收入
每月型的收入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月會有錢進來的收入方式。
簡單的說這樣收入的型態,有點像是公司外包的人員。
例如公司需要一名行銷的企劃,但優秀的行銷企劃人人搶,可能在薪資上也有比較大的負擔,因此公司就用每個月聘僱的方式,約定好服務的方式來服務公司,然後每個月給予費用。
所以對於自由接案者而言,這樣的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收入是比較固定的,自然就比較好去做好財務的分配。
而通常這樣的接案形式,會需要付出比較多(固定)的時間服務企業,因此在時間安排的彈性上,或者是收入的上限上,也會有一些侷限。
(2)專案型收入
而專案型的收入就是專案完成後才會得到一筆收入的形式。
例如一個美編的自由工作業者修改一張圖收取的費用,一個攝影師攝影完一場婚禮的費用,這樣的形式就較偏向所謂的專案型收入的形式。
而專案型收入的形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每一筆專案都是一個獨立的 case,每一次的服務都可能有更高報酬的機會,彈性比較大,可能產生比較好的收益的機會也比較多。
但優點的另一個面向也是缺點,也因為每一筆專案都是獨立的 case,因此收入的週期也很容易不固定,一旦遇到長時間所謂的淡季,就很容易入不敷出,寅吃卯糧了。
自由接案者有超過 9 成都是屬於專案收入的類型,而這容易造成在評估時疏忽了時間或者是人力的執行成本。
想要避開假性高薪的盲點,自由接案者可以預先將財務做一些分配。
這樣在淡旺季或者是專案與專案間的空檔時,就不會因為生活所需的壓力,被迫去降低售價,或者是不得不硬接一些可能不是這麼熟悉的專案性質,無形當中去增加時間或者是潛藏開銷的成本。
推薦閱讀:如何高掌握度的創造收入?2 大重點快速理解系統性收入的組成!
推薦閱讀:工作壓力好大?先了解「工作收入」分成這 2 種,關鍵差異決定一切!
三、跳脫假性高薪盲點,有效評估自由接案
如果剛準備成為自由工作者,可以如何評估財務?
如果你也準備投入成為自由工作者、自由接案者,可以在正式投入前先做好在財務上的規劃,可以減少一開始在案源不穩定或者是不熟悉整體流程所造成效率低落而導致的收支不穩定問題。
若已經是自由接案者,同時也發覺自己遭遇了假性高薪的問題,可以嘗試以下三個步驟,讓這樣的問題逐步的可以被控制,進而達成可以收入自由,體驗生活的境界。
預留緊急預備金 | 緊急預備金可以區分工作以及個人的,都是支出的三到六個月。 自由工作者常見的問題就是公、私帳沒有區分清楚,一旦遇到一些例如貨款代墊或者是工作上有一些支出時,就很常造成帳務上的混亂而最後出現問題。 |
做好概略的季度收支預估 | 自由工作業者有些時候很難去做所謂的收支預估,但至少可以依照過去的經驗去做一個概略的季度收支預估。 透過季度收支預估去讓自己在做一些專業上的精進或者是需要大額開銷時的支出拿捏,最忌諱就是有錢就花然後月底再想辦法的生活模式。 |
讓收入趨於可預估 | 專案型工作最大的困擾就是下一個 case 不知道從哪裡來,而開發業務這件事情也是自由工作業者需要去花時間經營的部分。 所以如果可以,應盡量思考如何讓專案型的工作可以盡量趨於可預估的方式來進行,例如:需要完成才有辦法領全部費用的專案,是否有機會調整成頭款與尾款的方式,或是透過月份給予的方式,以及長期合作的廠商是否能從專案的形式變成年約的固定方案的形式……等方式。 |
透過這樣的調整讓財務收入的波動變小,而波動小就相較容易做好預估與準備,自然能讓整體的財務健康指數上升,最後達成享受生活體驗人生的目標,而不是只是換個方式追錢跑的工作型態。
推薦閱讀:什麼是理財?3 分鐘帶你先搞懂「理財收入」的核心關鍵!
相關新聞摘錄:
講完了令人稱羨的案例,當然也要談談人人想知道,但又害怕受傷害的狀況:明明很努力接案,卻愈接愈窮,連基本生計都無法維持,到底為什麼呢?
如果已陷入這樣的窘境,該怎麼脫離呢?
我不會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分享方法,因為也曾經愈接愈拮据,我會分享如何擺脫困境的真實經歷。
案源多還不夠,重點是穩定的現金流
生活中時常會聽到「現金流」這個名詞,有些人可能很熟悉,但對於財務小白來說,可能不太了解,不懂何謂「一段時間內,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入和流出」。
所以,讓我以自身的慘痛經驗解釋吧!
我的第一個案子是採訪並寫完半本書,接到案子時是二○一九年夏天,那時雖然有一點存款,但基本上還是一窮二白,繳完帳單、房租和生活費後就所剩無幾。
寫書的稿費還算豐厚,但要等到出版後才會撥款,而那本書的表定出版時間是二○一九年十二月,也就是說,接到案子當下,我還必須有其他收入來源,才能支付接下來半年的一切開銷,否則我的現金流就斷了,要找人借錢周轉才行。
很不幸的,當時剛起步的我雖有案源,但還不穩定,且每個專案都有一定的請款流程,無法馬上獲得報酬,眼看自由工作「生活實驗」要失敗了,才鼓起勇氣向主編提出預支的可能,感謝主編當時的傾力協助,沒有他,現在也不會有這本書出現,真的是我這一路上最重要的貴人。
解決了燃眉之急,我沒有浪費主編的好心,開始思考自己該如何在「快收慢付」的商業江湖中存活下來,讓自己遠離斷炊危機。
透過套裝服務設計,穩定現金流
所謂的「快收慢付」,白話文就是「盡快和客戶收錢,盡量放慢速度付錢給供應商」,如此一來,企業才有足夠資金運用,儘管可以理解這種生態和潛規則的存在,但問題是,如果每個案子都這樣,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
而且,剛開始接案還會遇到另一個狀況,就是往往都要等到快結案,才驚覺下個月的案量不夠,然後又要匆匆忙忙找案子、招攬業務,不斷循環、輪迴,忙到懷疑人生。
「有沒有更高效的流程?」當時的我想著。
我腦袋雖然沒有很靈光,卻還是想到一些方法。
延長服務周期
我是文字工作者,專長是採訪和內容行銷,假如不刻意設計服務,能接到的案子大多都是單篇文稿,這種案子大概一~兩週內就會結案,除非我能接很多,不然專案空窗期很快就會到來,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延長和客戶接觸的時間?如何讓雙方的緣分延續?
答案就是推出包月、維護,或需要長期穩定更新的套裝服務。
以文字工作來說,除了單篇文稿外,後來還協助企業製作社群內容、SEO 文章,每個月固定提供一定數量和篇幅的內容,簽年約,但每月結算一次,約定在客戶的發薪日或供應商請款日支付價金,而且設計最低承接案量(類似餐廳的低消)。
例如社群包月服務至少要四篇,且至少簽約半年,因為社群只做單篇,賭注太大、變因太多,難以評估成效,也無法持續滾動調整、修正內容策略。
而對我來說,每接一個社群經營的客戶都必須做大量功課研究產業、競品和受眾,只做一篇真的划不來,鼓勵客戶綁約半年,每月固定交付、產出,不僅能陪著客戶在過程中發現問題、一起討論解決之道,若真的合不來,也不用被合約綁太久,而我也確保自己半年的現金流狀況,不用每個月都為錢煩惱。
如果你不是文字工作者,而是工程師、設計師,也可以思考你的客群是否有長期、穩定的需求,例如網站維護、設備檢修、每年的行銷活動視覺設計、宣傳品設計等,並提供「簽年約就有些許優惠」的方案,主動製造長期合作比較划算的情境,鼓勵客戶簽長約。
相信我,其實客戶也很討厭不斷適應新的合作對象,想辦法在初次合作時,讓客戶安心到離不開你、有任何新的專案都會馬上想到你,就能打造穩定的自由工作生活!
為自己的商品和服務分級
儘管推出長期服務,對自己的生計很有保障,可是有些客戶較為謹慎,期待先嘗鮮,再長期配合,要他們在陌生的情況下,和你「互許終生」,這種承諾過於沉重,此時就要將服務分級,分為「前端」和「後端」商品,就是前面提到的槓鈴策略。
前端商品的特性是輕薄短小又便宜,能讓人在不用付出太多的情況下,體驗服務的使用過程,像許多業者會大方讓人試吃、試用,為的就是用前端商品建立品牌印象和好感,以增加購買後端商品的機會。
而這和我所從事的內容行銷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也採用自己的專長集客,有著相似的銷售路徑:藉由免費的資訊和知識集客、取得信任,再讓客戶進一步走向品牌諮詢、下單。
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上分享專業見解、提供三十分鐘免費諮詢,或是免費白皮書,再附上後端商品的限時折扣,吸引客戶購買,借助科技之力,鞏固自己的現金流,無需每一個步驟都自己親力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