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的一些重點,都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一一告訴你,讓你在報稅前,可以運用相關資產的扣除額進行申報與節稅。
每到了要準備報稅的季度,大家就會特別緊張,深怕因為理財不當就多繳了許多冤枉稅,其中投資人常會忽略到跟投資有關係的稅額就是「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如果你有一些金融機構的存款利息,或是一些符合扣繳的理財項目,就可以申報為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可以扣除的額度有達到 27 萬,想要節稅的民眾可以好好把握。
投資人最常會搞混的就是投資股票時領取的股利,到底可不可以併入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計算,如果不行,要怎麼樣申報(採用分離課稅或併入綜合所得稅總額計算)對投資人會比較有利。
推薦閱讀:股票股利計算方式?必須知道的股票股利計算 3 大重點!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重點一、什麼是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指的是納稅義務人、配偶及申報受扶養親屬,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利息、儲蓄性質信託資金的收益,如果全年度沒有超過 27 萬的部分可以扣除,如果超過 27 萬的話,已扣除 27 萬元為限。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包含的部份有 |
---|
(1)金融機構存款利息,但是不包括免稅的郵政存簿儲金利息,和分離課稅的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短期票券利息,以及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或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規定分離課稅的受益證券或資產基礎證券分配之利息。 |
(2)屬於儲蓄性質信託資金的收益。 |
(3)87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取得公開發行並上市之緩課記名股票,於轉讓、贈與或作為遺產分配、放棄適用緩課規定或送存集保公司時之營利所得。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重點二、股利是否適用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雖然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可以讓民眾扣除金融機構存款利息,但這個利息並不包含股票每年分發給股東的利息,這個部份常有許多投資人會搞混,股利課稅主要有兩種方式:
併入綜合所得稅總額計算 | 如果是併入綜合所得稅總額計算,領取股利的投資人可以享有 8.5 %的稅額,按照公式計算來看,所得稅累進稅率為 5 %- 20 %的投資人,採用併入綜合所得稅總額計算比較能夠節稅。 |
分離課稅 | 股利分離課稅的部分,為 28 %的單一稅率,如果你是累進稅率 40 %的投資人,則建議採用分離課稅的方式,對於整體稅務支付比較有利。 |
推薦閱讀:股利成長率重要嗎? 若想賺取股息,你該留意股利成長率的這 3 大要點
結語:了解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算法,妥善規劃報稅項目
稅務的算法對於一般民眾來說相對複雜,再加上很多民眾常常把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與股利的利息搞混,導致錯過可以節稅的好時機。
除了透過金融機構的存款利息扣抵稅額,投資人更應該要好好計算自己的股利要如何課稅,避免選擇錯誤的計稅方式,而產生一筆額外的投資支出。
相關新聞摘錄:
立委曾銘宗即表示,他贊同將租金改列特別扣除額,嘉惠小資族、租屋族,甚至可將特別扣除額上限調高到24萬元,但反對調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曾銘宗強調,現在正進入升息和高通膨循環,過去一直都沒有檢討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現在才來調整,時機點不對,且有許多銀髮族、高齡者是靠利息過生活,實不宜在此刻調整這項扣除額。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楊建華也認為,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元施行已久,幾十年來,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未隨物價上揚調高,如果在今年物價飆漲之際調降扣除額,方向、時機點都相當錯誤。
再者現在定存利率大約1%多,一年要有27萬元的利息,存款本金大約是2500萬元左右,惟對退休者而言,除了利息外也很難有其他的收入來源,此時降低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對高齡者相當很不利。
-出自 財訊 綜所稅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擬調至 25 萬以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