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連續幾年的指數上漲,帶動各個公司的股價水漲船高,紛紛來到歷史中較高的水位,也讓各個公司的投資基期墊高,部分投資人就把投資的目光轉向了「私募股票」。
私募股票因為可以取得相對低的交易價格,吸引投資人把資金流向股票的私募,期待在私募股票的過程中,能夠搶占投資的先機。
但是在私募的過程中,也因為監管較不容易,往往導致資訊不對稱的狀況產生,許多因為私募而大幅虧損的例子歷歷在目。
究竟要如何才能妥善地參與股票的私募,避開私募的交易風險呢?
本文會帶你一一了解私募的注意事項,讓你閃避私募的交易陷阱!
私募股票注意一:什麼是私募股票
有別於跟股東要錢的現金增資(公開募款),私募是向特定人士進行進行現金增資,這與一般的現金增資主要是差在股票的折價較高,且在認購後的 3 年內不能在集中市場交易。
私募股票要注意的重點就在於折價跟流動性,因為要私自向投資人辦理增資,所以必須給投資人較高的誘因,才會吸引到投資人願意投資,而未來 3 年不能在市場中交易則是投資人要注意的部分,因為你要犧牲流動性來換取折價。
私募股票注意二:具有哪些獲利機會
私募的股票會有相較於市價較大幅的折價空間,這對於價值投資的交易人是一個較大的獲利機會,雖然三年不能買賣,但價值投資交易者持有的週期較長,所以不會受到影響。
以長期觀點來看,經過折價後的股價較容易來到相對低點,如果有做好基本面調查的投資人,就可以趁基期來到相對低檔的時候,從事買進佈局。
私募股票注意三:投資的風險
私募股票主要有兩個風險,一個是資訊揭露的風險,另外一個是流動性風險:
資訊揭露風險:
私募顧名思義就是受到較少的監管,政府機構較難對於私募的股票產生較大的約束力,這時候就要看公司對於資訊揭露的透明度,當透明度較低時,投資人很有可能會因為資訊的不對稱,造成權益受損。
所以投資人千萬不能只貪圖私募股票的折價,也要了解公司的信用、基本面等其他考量,避免賺了價差,但把後續的本金賠掉。
流動性風險:
因為私募股票有規定三年內不能在集中市場買賣,雖然你買到一個較好的價格,但是你的流動性會被犧牲掉,所以當你有現金需求,或是股價持續下跌時,你就會面臨到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結語:雖然有價格優勢,但要留意資訊不對稱劣勢
投資人在交易私募股票時,千萬不能只貪圖私募股票折價的股票價差,也要將公司的體質、信用納入考量,否則會承擔一定的交易風險。
因為私募股票有明顯的資訊不對稱,再加上流動性的風險,如果沒有做好詳實的公司調查,很有可能會被公司欺騙,造成個人嚴重的虧損。
參考資料
註解 2:公開資訊觀測站-私募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