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投資市場中,不時有人興沖沖地進入、也有人因成果不如預期而黯然離場。
如果不想傻傻地成為他人的提款機、變成任人收割的「韭菜」,一定要持續精進自己的知識!
今天安盛老師要來和大家分享「價差變化的順勢應用」。
這在金融市場中是個很重要的小知識,雖然平時可能不常直接運用到,卻是判斷未來趨勢很關鍵的一個螺絲釘。認不認識它,可是攸關你的交易獲利機率喔 ~ 尤其在期貨與選擇權市場中,更有直接關聯呢!
判斷趨勢關鍵:正逆價差
提到價差變化的順勢應用,關鍵就在於「正逆價差」。
也許你曾在財經媒體上聽過這個名詞,但可能對它一知半解、也未必有運用在自己的交易中。
「正逆價差」代表了投資人對後市的預期,「正價差」通常代表後市看好;「逆價差」則是看法較為保守、甚至看空。
它的計算方式就是「台指期貨的指數」減掉「現貨的加權指數」。

正逆價差的意義
一般而言,排除掉除權息旺季的 7 、 8 月,正常的正逆價差大約會落在 +20 點至 -30 點之間。
正價差若超過 +20 點且持續擴大,代表台指期是強勢的,未來行情走強的機會相對高;而若是超過 -30 點的逆價差、並持續擴大,則表示台指期相對弱勢,未來行情走弱的機會較高。
因此在期貨指數市場中,必須隨時掌握正逆價差的變化,才能成為常勝軍。
值得留意的是,當正價差超過 +20 點,老一輩的投資人常認為加權指數會拉回修正。但實際上台指期越來越強,加權指數也可能會追上去、以加權指數的上揚來收斂正價差,未必表示加權指數要跌回去。
所以正價差超過 +20 點時,代表行情走強的機會是高的。
而近期 2020 年 9 月的逆價差很大, -70 、 -80 ,甚至 -100 以上的情況都出現過,
甚至有一天的尾盤收到 64 點,隔天開盤掉下去,原本反彈有望、逆價差可望收斂,盤中的逆價差卻又擴大到 100 點以上。
當天雖然尾盤有收斂一點點,但盤中突然又拉開破百點,表示未來行情還是走弱的機會偏高。
為何排除除權息期間
由於加計持有成本的關係,期貨價格應要高於現貨價格,也就是期貨的理論價格,等於現貨價格加利息後,再減去股利所得。因此當期貨價格反而低於現貨價格時,代表的意義不可忽視。
除權息的期間之所以被排除,主要是因為「除息」會使加權指數蒸發。
加權指數是每檔股票的量價加權,以配發股利來說,「除權」的配股對加權的分子與分母股本同步變大,因此除權不會影響指數。但「除息」會扣除現金股息、股本不變,因此會造成指數的蒸發。
台指期的指數計算,會將期間所有公司除息的蒸發點數累計、並直接預扣蒸發指數,最後反映在台指期的報價,然而加權指數要除息交易日當天,才會蒸發該指數。
台指期預扣了除息蒸發指數,因此逆價差會特別大。所以使用正逆價差判斷趨勢時,一定要留意當時是否為除權息旺季喔!
是不是又多學了一招呢?透過觀察正逆價差的趨勢與變化,來預期大盤行情走強與否,在操作上更能幫助各位投資人來了解大盤整體面向,知識就是力量,尤其在金融市場中更是如此!
相關推薦文章
掌握選擇權特性,創造獲利機會|選擇權狙擊手-安盛老師
經過上述介紹,相信您對於選擇權已經有了初步認識,接下來便是培養交易選擇權獲利的精準眼光,歡迎您跟隨選擇權狙擊手-安盛老師的腳步,作為前台灣法人「造市者」,擁有18年豐富資歷、掌握法人關鍵數據。 自有操作資金7千萬元,亦是「唯一敢公開主帳戶進出盈虧」實戰派。 獨家自創「選擇權股市太極操盤法」, 2018歷經兩次指數大震盪、仍穩健做到「淨獲利破千萬元」的選擇權專家,相信不久之後您也可以在選擇權市場中大放異彩!
想學習更多?歡迎持續追蹤
歡迎加入安盛老師官方Line帳號,掌握更多第一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