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權這項金融商品有許多的操作技巧,由於前幾年的台指期選擇權只有日盤可以操作,直到 2017 年 5 月起才開放夜盤(又稱盤後盤),因而許多投資人主要的交易操作都還是以日盤為主、夜盤的操作就偏向於避險用途。
然而夜盤開放至今已有三年餘,在台灣時間下午三點到清晨五點的夜盤交易時間裡,有越來越多不同的資訊與機會正逐漸被交易人看見。
本篇安盛老師要來帶各位投資朋友了解倒莊行情、未平倉量的概念,以及透過觀察未平倉量的變化,來看待背後代表的涵義。
透過了解它的特性,不但可以實際運用在操作倒莊行情操作中,也讓你在未來的投資之路上如虎添翼、掌握度更高!
什麼是未平倉量?
未平倉量(Open Interest , OI),意旨「每天最後留倉在市場上還沒有結清、結算的部位總數」。
所以未平倉量是一多、一空,也就是你留在市場上,若你是空單、你的交易對手留的就是多單,留在市場上過夜的,就稱為未平倉量,也叫「留倉量」。
未平倉量的意義
方、空方的未平倉量不一定就是對多方或空方有利,還需搭配當時的交易量來看,所以哪邊的留倉量多不代表看多或看空,而是多、空都留在市場上的看法。
例如:你可能曾聽過摩台外資留在市場上、摩台的水位超過了二十幾萬口,是不是有大跌的可能性之類說法。
但應該說它「留在市場上二十幾萬口」,因為平時的平均摩台留倉量大概落在二十萬口以下。
如果當月超過二十萬口,那個月的合約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趨勢出現,這樣比較中肯,而不是超過二十幾萬口就是要大跌,它也有可能大漲,代表留在市場上的人是很多的。
留在市場上的人多,也代表在這個位階時往上、往下看的其實都很多,所以比較容易驅動大行情。
因此不要認為未平倉有代表多或空,還要搭配當時的趨勢和成交量來看,才會是最正確的。
選擇權中的未平倉量
在選擇權市場上透過一買、一賣形成一個單位的成交量,而選擇權的未平倉量中包含了買方與賣方雙方保留的未平倉口數。
從 Call、Put 來看未平倉量:
選擇權市場的 Call 與 Put 各自有一序列的未平倉量,投資人可以把每個履約價視為一個商品,而每個商品都有他自己的價值、以及已經購買的總量。
而選擇權有分買方及賣方,買方要花費的權利金是商品的價值點數乘以 50 元即可交易,然而期交所規定賣方必須先繳交保證金,所以一般來說賣方操作的資金會比買方來的多很多,故我們往後在看未平倉量的變化時,就要以「賣方」的角度去思考,此概念我們待會會再詳細的說明。
選擇權未平倉量的觀察
看到這邊,各位投資人可能會想:知道市場上的選擇權留倉口數,對於實際操作上有什麼幫助呢?
其實透過觀察買權(Call)、賣權(Put)雙方的最大或較大未平倉量的移動,我們可以得知市場所透露出的客觀資訊,要如何觀察未平倉量的移動,以及這些未平倉量背後代表什麼涵義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選擇權市場中最大(較大)未平倉量代表的意義。
最大(較大)未平倉量的意義
在上述我們提到,在看未平倉量時,必須以賣方(俗稱莊家)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為操作賣方的本金需求與買方相差甚遠,也因為賣方出資較多,若遇到大行情賣方會發生嚴重虧損,所要承擔的風險就比起買方多更多,故以賣方的角度才能最有意義的解釋未平倉量帶來的訊息。
1、以買權(Call)來看:
從選擇權的報價畫面可以看到「未平倉總量」,找尋最大未平倉量所對應的履約價,以賣方的角度看 Call,代表的意思為「看不漲」。
換句話說,Call 的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可以視為「壓力區」,市場客觀認為在結算前行情漲不過因此形成壓力區。
例如:下圖中可以看出 Call 的最大未平倉量在11650,代表最多人認為到結算前行情漲不過11650的位置。
2、以賣權(Put)來看:
同樣的,從選擇權的報價畫面找尋最大未平倉量對應的履約價,而以賣方的角度看Put,代表的意思為「看不跌」。
換句話說,Put的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可以視為「支撐區」,市場客觀認為在結算前行情跌不過因此形成支撐區。
例如:下圖中可以看出 Put 的最大未平倉量在11600,代表最多人認為到結算前行情跌不過11600的位置。
選擇權最大未平倉量的移動
前面我們介紹了選擇權的未平倉量,以及其背後代表的含意,但在週選擇權7天的合約當中,除非行情有如一灘死水,否則最大(較大)未平倉量鮮少會一直維持在同一個履約價,而當投資人觀察到最大(較大)未平倉量履約價改變時,就是所謂未平倉量的移動,接下來將說明當有發生未平倉量的移動時,代表市場透露出什麼樣的訊息。
未平倉量移動背後釋出的訊息
投資人可以從週三下午15:00夜盤開盤時開始記錄每天的Call、Put最大(或較大)未平倉量對應的履約價,這邊要特別注意,有時候最大未平倉量的履約價會距離價平太過遙遠,這時就比較不具有參考意義,故作為替代可以找尋其他「較大」的未平倉量履約價,具體上來說盡量不要離價平超過500點的距離為佳。
在觀察的過程中,投資人可能會發現最大(或較大)未平倉量履約價有移動的情況發生,以下提供給各位未平倉量履約價移動的幾種可能以及其代表的涵義:
1、Call、Put的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皆上移 → 代表夜盤行情強勢走高的機會高,而若上移檔數愈多,則愈強勁。
2、Call、Put的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皆下移 → 代表夜盤行情弱勢走低的機會高,而若下移檔數愈多,則愈弱勢。
3、Call、Put的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皆無變動 → 代表夜盤行情震盪機會高。
4、Call的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上移而Put不動 → 夜盤震盪、但緩步向上的機會高。
5、Put的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下移而Call不動 → 夜盤震盪、但緩步向下的機會高。
選擇權未平倉量在行情上的運用
前面我們提到了很多關於未平倉量的概念,那麼未平倉量要如何在行情上運用呢?
其實有一些特殊行情是可以透過未平倉量的變化來觀察到的,尤其「倒莊行情」最為經典,該行情也是每逢結算時最被投資人關注的,那麼什麼是倒莊行情?以及倒莊行情又該如何觀察與應用?
接下來將為各位朋友詳細說明。
倒莊行情的由來
為什麼會有「倒莊行情」的出現呢?
因為週三是台指選擇權的週結算日,在這一天任何有週選擇權部位的投資人,在13:30過後,所有的部位都會在結算後被強制平倉,故在週結算這一天,選擇權市場中的「最大平倉量」代表了市場上,買方或賣方對於市場大致的看法。
既然最大平倉量出現在這個區間內,表示大多數人認為行情「漲不過」這個點數、或「跌不過」這個點數。
因此主力有時會故意在結算之前,拉抬行情,讓點數衝出目前大多數人認為的價位,把散戶殺個措手不及、主力藉此得以大賺一筆。
因此週二夜盤上檔的 Call 、下檔的 Put 「最大」或「較大」未平倉量,就是市場告訴我們的客觀線索,非常建議多加運用在週選擇權操作上。
配合籌碼觀察倒莊行情
如果當天夜盤像這天新的合約出來是 11800 點,到了下週,你看到行情在夜盤如果已經衝過 11800 點,而且當天下午三點外資籌碼出來時,外資台指期籌碼增加、現貨是買超的。
當天的夜盤就要偏多思考。像這天就是類似的情況。
一般來說若會突破的話,通常都在週二晚上。只要週二晚上倒莊了,倒莊行情的履約價通常就會一路輾壓。
例如:若 11650 點在週二真的倒莊了,它就會一路往上衝出去,要逼迫那些賣 11650 點 Call 的莊家倒莊。所以停損很重要。
反過來說,若夜盤是跌破 Put 的下檔最大或較大未平倉量,例如前一天的 11600 點,如果外資的台指期跟前一天比較,是減資、現貨也賣超,那當天晚上偏空思考比較好。
倒裝行情在結算日的運用
在選擇權結算當天會有機會出現所謂的「倒莊行情」,而這樣的行情若在週三發生,通常都能帶來一波可觀的倍數獲利機會,就是我們曾跟各位談過的「樂透行情」。
而至於要如何提前觀察倒莊行情的出現?投資人可以跟著下面的步驟來進行觀察:
一、每天的例行功課:
紀錄週(月)選擇權的Call、Put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位置。
二、重點觀察時間:
尤其是從週一開始,週一、週二兩天的變化最為重要。
三、結算當天的觀察:
1、最大未平倉量的履約價未移動 → 週二晚上到週三結算前的行情震盪機會高。
2、Put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上移超過100點且Call不動 → 週二晚上到週三結算前的行情向上突破、倒莊機會高。
3、Call最大未平倉量履約價下移超過100點且Put不動 → 週二晚上到週三結算前的行情向下跌破、倒莊機會高。
在夜盤中會有許多事情發生,無論是國際間足以影響台灣股市的新聞產出、或有足以撼動股價的大事件發生,市場常在夜盤透漏了許多重要的資訊,非常精采,一定要多加注意,才能掌握先機!
操作選擇權只會觀察日盤的話遠遠不夠,對夜盤建立紮實的看盤基礎,不但比別人早一步知道市場的動向、更是可以掌握許多可能以往沒有特別注意的細節,對你的投資交易一定有極大的幫助!
相關推薦文章
掌握選擇權特性,創造獲利機會|選擇權狙擊手-安盛老師
經過上述介紹,相信您對於選擇權已經有了初步認識,接下來便是培養交易選擇權獲利的精準眼光,歡迎您跟隨選擇權狙擊手-安盛老師的腳步,作為前台灣法人「造市者」,擁有18年豐富資歷、掌握法人關鍵數據。 自有操作資金7千萬元,亦是「唯一敢公開主帳戶進出盈虧」實戰派。 獨家自創「選擇權股市太極操盤法」, 2018歷經兩次指數大震盪、仍穩健做到「淨獲利破千萬元」的選擇權專家,相信不久之後您也可以在選擇權市場中大放異彩!
想學習更多?歡迎持續追蹤
歡迎加入安盛老師官方Line帳號,掌握更多第一手資訊!